綜合現有資料,金屬粉末主要出現在“金屬結合劑”和“部分樹脂/電鍍結合劑”兩大類砂輪中,典型體系與功能如下:
金屬結合劑砂輪(燒結型,代號 M/MD/MK/MV 等)
常用金屬粉末:Cu-Sn 青銅粉、鈷粉、鎳粉、鐵粉、WC 粉,以及少量 Zn、Al、Cr、Ag、石墨等。
作用:把持超硬磨粒(金剛石/CBN),提供高耐熱、高耐磨、長壽命胎體;通過調節 Cu-Sn 比例或添加 Co/WC 可大幅提高硬度和導熱性。
應用:硬質合金、陶瓷、石材、復合材料等超硬材料的連續或精密磨削。
樹脂結合劑砂輪(代號 B,部分配方)
常用金屬粉末:還原鐵粉為主,也可加入少量 Cu、Ni、Co。
作用:提高砂輪硬度與熱導率,改善自銳性和抗燒蝕能力,延長使用壽命。
應用:加工高強度鋼、淬硬件等難磨材料的高效或重負荷磨削。
電鍍結合劑砂輪
常用金屬粉末:Ni、Co、Cu 微米粉,與鎳鹽/鈷鹽鍍液共同形成復合鍍層。
作用:增強鍍層機械性能,提高磨粒把持力和砂輪形狀保持性。
應用:高精度、復雜型面或超薄槽磨削,如內圓磨、鉆頭溝槽、電子元件切割等。
綜上,凡標注“金屬結合劑”或部分“樹脂/電鍍”配方的砂輪,其胎體都會使用金屬粉末;而傳統陶瓷結合劑(V)砂輪則基本不用。